财务管理:要买车吗?
我住在上海。
七年前我太太怀孕时,朋友们建议我买车,方便带孩子出游。从上海开到太湖,莫干山,杭州,3个小时车程内,一脚油门,想走就走。此外他们说下雨天不好打车,万一遇到急事还是开自己的车最方便。
拖到现在,一直没买,日子过得还挺合,急事没碰到一件。
我曾经仔细考虑过买车,先买一辆十万之内的二手车练练手,但是最终放弃了,不想为了解决一个简单问题,引入更复杂的问题。
老小区充电难、停车难。 上海市区以老破小为主,每天上演抢车位大战,公共车位先到先得,停车费半天劲。因为没有自己的停车位,无法安装充电桩,电动汽车车不仅停车难,充电也难。
租的房子通常没车位。 我家常年租房子,差不多2年搬一次家。家里东西越多,找到合适的房子的概率就越低。如果买了车,还得替它找车位,只能选高档点的小区,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。
对于学习的人,开车未必节省时间。 坐地铁慢,但是路上可以背单词,看书,学习。我以前上班单程需要1.5个小时,早晨7点我就坐地铁出发,地铁上可以干很多事情:
- 先做一套广播体操
- 拉伸身体
- 背单词
- 复习昨天学过的知识点
- 步行到地铁口,锻炼了身体
开车的话,就只能专心开车了。无法学习,无法思考,无法锻炼身体。
换工作后,我成为一个远程办公的工程师。每天上班就是从客厅走进书房,10秒钟就位,更近了。 我太太走路上班,10分钟到达。用车的频率更低。
汽车在不断贬值。 房子会抵御通货膨胀,运气好会增值;债券会有利息,股票是现金奶牛,会源源不断吐出股息。但当买入汽车的一刹那,其价值就开始缩水,每年都在折旧。
汽车需要维护费,是未来的负债
- 每个月 500-1000 停车费
- 如果烧油,每个月油钱也不少。
- 每年保险费5000元。
在上海持有一辆汽车,每年的维护成本要 2 万。换句话说,一旦购入,未来的每年都已经负债 2万。
“下雨天不好打车,有急事叫不到车,所以要买车” 这种理由也不成立。 上海平日下雨的概率并不高,为了一个很低的概率支付巨额支出,显然不划算。打不到车就加钱呗,重赏之下必有司机。下雨时“加价50”,或者打豪华车都行,每年额外支出1000块钱加价费就可以解决。
家里没车,也有诸多不方便。
我的驾驶技术彻底忘记了。 考出驾照1年了,我的驾驶技术都还给老师了。
回老家不方便。 走亲访友没有车特别不方便,骑自行车拜年也特别没面子。但想到一年至多回2次老家,没面子就没面子吧,面子是给别人看的,省的钱却是实打实的自己的。
如果辩证的看,“看上去穷”不算坏事,就不会有人找我借钱了。
无法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
因为没车,不能任性的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如果要进行跨城市的旅行,要提前计划好,定高铁的票,定酒店。
不够有钱
不买车的理由千千万,简言之”不够有钱“。
如果年薪百万,家里有150平住宅,谁还会会为每年2万块钱斤斤计较,即使它天天趴在家里我也果断买车。
如果有自己的地下停车位,电梯直达,不用在老破小区里瞎晃半小时找停车位,那我也果断买车。
钱不够时,可以硬踮起脚来消费,艰难维持。也可以降级消费,买一些高频使用的显著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。
我见过的最本末倒置的消费观念就是在大头上浪费,在小头上节省。比如学生省吃俭用吃泡面,攒钱买LV或新款牛仔裤。老年人勤俭持家,每个月水电费省出100块,过年买衣服花了1500块,一年穿不了几次。
金钱管理应该在在大头上节俭,在小头上任性。
因为没买车,每月省出一大笔支出,在小地方就可以任性,不用抠抠索索,这极大改善了家庭的幸福感。
- 孩子教育用品,钢琴,图书,教育软件。
- 出去玩时住好一点的酒店。
- 每个月拿出2000块钱的预算打车。
- 偶尔去高档餐厅吃一顿不肉疼。
- 买机械键盘 HHKB,花了 2000 元。
- 买 Macbook Pro,花了2万多。
- 买 Go Pro 相机,花了4000元。
- 给长辈买一些礼物
- 买各种办公软件。
- 偶尔财务上帮别人一把。
《我在用的工具清单》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我的钱糟蹋在什么地方。反正再怎么折腾,也没有买车和养车花的钱多。
我们家的现在的出行方案以及花费
城市:上海
出行范围 | 方案 | 花费 |
---|---|---|
10 km 以内 | 电动自行车 | 0元 |
10 km 以内 | 自行车 | 0元 |
10-100 km 以内 | 滴滴、美团 | 200-300元/次 |
100 km 以上 | 长途汽车、高铁 | 100元-300元 |
我们家买了2辆电动自行车(小电驴),10 km 以内的出行,小电驴又省钱又方便,真是爱死他们了。
- 马路边随便停,不需要找车位
- 没有停车费
- 把限速关掉,可以达到小摩托车的速度,贼快。
如果将来有钱了,不管是买新车还是二手车,我大概率还是会买辆普通的车。
- 车价为年薪的 1/4。
- 刮了碰了也不心疼,糊起来接着用,不用天天供着。